全國免費電話:
183-6281-9888

常見問題

石灰巖山地植被短期恢復后的美景度評價

  摘要:   為了探究石灰巖山地植被恢復5年后的美景質量,本文以徐州市呂梁山風景區石灰巖山地植被恢復5年后不同配植模式的風景林為研究對象,通過SBE法評價了呂梁山風景區山體游步道、車行主干道、濱河水岸和人文景觀周邊的不同配植模式景觀類型在不同季節的美學價值;解析了樹種組成、林分密度、色彩變化等景觀要素對美景度的影響,構建了影響因子與美景度值之間的多元回歸模型,并對配植模式作出優化預測,以期為城市近郊生態風景林的構建提供指導。主要結果如下:1.山體游步道與車行主干道兩側的風景林中,常綠單一樹種的側柏純林、女貞純林配植模式擁有最高的美景度;柳樹+烏桕+石楠+金鐘的配植模式在濱河河岸中美景度最高;在人文景觀周邊,香樟+女貞+紫葉李+石楠+海桐+金森女貞的配植模式為最優。2.平均胸徑、林下視野、干形、生活型構成是影響山體游步道兩側風景林美景質量的主要因素;車行主干道兩側風景林則為平均胸徑、樹種組成、林冠線、生活型構成、樹形;濱河河岸為干形、色彩變化、種植方式;種植方式、其他非植物影響因子及植物層次是人文景觀周邊植被景觀質量的主要影響因子。3.根據建立的模型,建議游步道兩側種植平均胸徑為10-15cm內且樹干通直的樹種,采取單一型生活型,林下開闊的種植方式;主干道兩側種植塔型樹形的樹種,采取多種植物搭配的種植方式,營造優美林的冠線;濱河河岸應采取自由式種植的方式,選取色彩變化多樣的樹種與柳樹搭配,或是規則式種植干通直的樹種,與柳樹搭配;人文景觀周邊應采取園林式種植,配以多種喬灌草復層搭配,營造層次較為明顯的景觀。   展開

苗木推薦

相關閱讀

/ Related news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